本次沙塵天氣影響范圍有多大?
中央氣象臺4月10日18時繼續發布沙塵暴藍色預警。
4月9日以來,新疆南部及東部、內蒙古中部和西部、甘肅中西部、寧夏、陜西中北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北部、河南北部、吉林中部、遼寧中北部等地先后出現沙塵天氣,其中內蒙古呼和浩特、巴彥淖爾、阿拉善和山西大同、北京等地出現沙塵暴,內蒙古錫林郭勒、包頭、烏蘭察布和河北張家口等局地出現強沙塵暴。>>詳情
為何北方今年以來沙塵天氣會如此頻繁?
目前的這次沙塵天氣過程是今年以來第8次,常年同期的沙塵過程次數大約是5至6次,今年沙塵出現的次數略偏多。為何北方今年以來沙塵天氣會如此頻繁?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長吳波分析,我國沙塵暴主要的境內源地集中在新疆南部、甘肅河西走廊、內蒙古中西部等沙漠地區,這些地區的植被恢復對于減少沙源區釋塵量、減輕沙塵暴的危害發揮了一定作用。但蒙古國南部的戈壁沙漠也是影響我國的重要沙塵源地,2022年蒙古國南部植被生長狀況與近年平均狀況相比偏差,沙塵源地植被覆蓋較差。
“這段時間,蒙古國和我國北方地區降水偏少,春季前期氣溫明顯回暖,造成凍土層融化,地表沙土變得松散,加之春季北方地區大風高發,配合裸露的沙塵源地地表條件,形成頻繁的沙塵天氣?!眳遣ㄕf。>>詳情
4月10日,市民在呼和浩特市街道上騎行。新華社記者 劉磊 攝
我國發生大范圍沙塵天氣主要原因有哪些?
據介紹,沙塵天氣的形成需滿足3個主要條件:持久強勁的大風、沙塵源和低層大氣不穩定。
此次發生沙塵天氣的主要成因有:一是我國冷空氣活動仍處在活躍期,蒙古氣旋和地面冷鋒產生的風力較大,為沙塵天氣發生提供了動力條件;二是前期氣溫回升較快,不穩定的空氣狀態為起沙提供了熱力條件;三是前期蒙古國和我國沙塵源區降水偏少,土壤墑情偏差,加之目前植被尚未返青,地表裸露,不利于抑制沙塵天氣發生。>>詳情
這是4月10日下午拍攝的哈爾濱市主城區一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未來,我國沙塵天氣是否會越來越多?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研究員丁婷表示,2018年至2022年期間,我國北方平均沙塵總次數和沙塵暴次數都多于2013年至2017年平均數。但從更長時間尺度來看,21世紀前10年,沙塵總次數和沙塵暴次數均明顯多于近10年。這表明,現階段我國仍處在沙塵影響減少的大背景下,不能認為沙塵暴出現了明顯變多的趨勢。
來自國家林草局的數據顯示,我國仍有257.37萬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和168.78萬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特別是大面積的沙漠和戈壁始終是巨大且永久性的沙塵源,防沙治沙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重要任務。
專家表示,荒漠化防治不是一蹴而就,未來仍需要加強植被修復,減輕沙塵天氣發生的頻率和沙塵暴危害,同時應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治理沙塵暴危害這一全球性問題。>>詳情
這是4月10日下午拍攝的哈爾濱市主城區一角(無人機照片)。當日,我國北方多地出現沙塵天氣。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沙塵天氣如何做好健康防護?
沙塵天氣會危害人體健康,人們的皮膚、眼睛、口腔、鼻腔、咽部、氣管等都易受到影響。春季沙塵中還有可能攜帶花粉、柳絮等,會誘發鼻炎、哮喘等。沙塵天大家一定要注意健康防護。>>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