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id="uhhd2"><menu id="uhhd2"></menu></source>

<option id="uhhd2"></option>

    1. <bdo id="uhhd2"><optgroup id="uhhd2"></optgroup></bdo>
      <bdo id="uhhd2"><address id="uhhd2"><dd id="uhhd2"></dd></address></bdo>

      國際要聞回顧(5月8日—5月14日)

      2023-05-12 17:44:08 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 張夢然

      國際聚焦

      人類泛基因組首個草圖發布

      《自然》雜志發表了人類泛基因組參考的“初稿”,包括首個人類泛基因組參考草圖,以及兩個使用這一參考為基礎進行新遺傳學研究的發現。這一集合旨在最終代表人類這一物種中盡可能多的DNA序列。該研究為人類基因組提供了更為完整的圖像。

      驀然回“首”

      首例出生前胎兒腦部手術成功實施

      美國醫生首次成功對仍在子宮內的胎兒實施了腦部手術,以修復其畸形的血管。這名嬰兒出生幾周后即出院,目前不需要任何藥物或其他治療。

      超導量子比特首次通過貝爾測試

      貝爾測試可確認兩個系統是否真的發生了糾纏。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科學家首次證明,相距30米的兩個超導電路通過了這一量子領域的關鍵測試,證明超導電路中的量子比特之間的確發生了糾纏。

      前沿探索

      薄如原子的人工神經元面世

      英國牛津大學、IBM歐洲研究所和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宣布了一項重要成就:他們通過堆疊二維材料,開發出一種厚度僅幾個原子大小的人工神經元,其能夠處理光和電信號進行計算,有望用于下一代AI計算,也有助科學家更好地模擬和理解人腦。

      可用于AI的大型類腦神經網絡實現

      荷蘭國家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研究所展示了類腦神經元如何與新穎的學習方法相結合,能夠大規模訓練快速節能的尖峰神經網絡。潛在的應用包括可穿戴AI、語音識別、增強現實等諸多領域。

      “最”案現場

      科學家造出史上最小發光二極管

      新加坡—麻省理工學院研究與技術聯盟開發了世界上最小的LED(發光二極管)。這種新型LED可用于構建迄今最小的全息顯微鏡,讓現有手機上的攝像頭僅通過修改硅芯片和軟件即可轉換為顯微鏡。

      技術刷新

      生成式AI設計出非天然蛋白質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AI系統,可以使用生成擴散來創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質。該系統有望使治療蛋白的設計和測試更加高效和靈活,從而加速人類藥物開發。

      (本欄目主持人 張夢然)

      責任編輯: 常麗君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麻豆_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在线播放_国产女人高潮嗷嗷嗷叫_av天堂久久天堂色综合
      <source id="uhhd2"><menu id="uhhd2"></menu></source>

      <option id="uhhd2"></option>

      1. <bdo id="uhhd2"><optgroup id="uhhd2"></optgroup></bdo>
        <bdo id="uhhd2"><address id="uhhd2"><dd id="uhhd2"></dd></address></b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