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
“最關心的是科技創新,最想建言的也是科技創新?!比珖f委員,重慶市科技局黨委書記、局長明炬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今年是他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履職的第一年,作為在科技領域的一名“老兵”,他結合多年工作經驗和前期調研,準備了多份提案,其中對于在完善全國技術交易市場建設上如何貢獻重慶力量,思考最多。
明炬表示,科技創新及其成果的廣泛應用,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技術交易市場是我國大力推動發展的要素市場,這在近年來黨和國家發布的相關政策規范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去年科技部《“十四五”技術要素市場專項規劃》中提出要建設高標準技術交易市場。有利于集聚各項創新要素,破除信息壁壘,推動跨區域協同創新,打通國內、國際交易市場雙循環,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基礎支撐。
目前,我國已建有全國性或區域性技術交易市場40余家、專業性和區域性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400多家,已建設運營的在線技術交易平臺達千余家,截至2021年底,全國技術交易金額已達到24911.12億元。不過,建設互聯互通的全國技術交易市場,還存在技術交易市場規模小且布局分散、信息孤島難以打破,信息平臺重復建設、標準不統一,安全保障體系不完善等諸多挑戰。
對此,明炬提出三點建議:強化統籌規劃,多點聯動、網絡布局、整體推進完善全國性技術交易數字平臺建設;規范技術標準,統一規則,搭建互聯平臺;健全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技術交易市場法律法規和產權制度體系。
“在完善互聯互通的全國技術交易市場探索上,可以依托重慶建設樞紐平臺?!泵骶姹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黨中央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項重大舉措。三年多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勢見效。兩地科技合作機制越來越緊密、越來越深化,合作內容不斷加深拓寬,合作成效不斷涌現。
在技術成果轉移轉化上,重慶已成功獲批并加快建設重慶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上海技術交易所西南中心等機構落地,新培育技術經紀人466名,新認定市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5家。建立的科技創新綜合服務平臺“易智網”已建設線上和線下分支基地12個,向萬達開云、四川屏山等地推介成果237項。成立了成渝地區技術轉移聯盟、大學科技園協同創新聯盟,今年兩地技術合同成交額預計突破兩千億元。
在此基礎上,明炬建議在重慶布局國家技術轉移區域中心,構建成果轉移轉化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線上線下一體化技術交易服務平臺。探索科技成果和技術交易信息數據互聯互通,打造成渝地區一體化技術市場,融入全國性技術交易數字平臺,構建“點線網面”的科技成果轉化格局,將重慶建設成為西部地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要承載地和輻射源。利用成渝地區共同舉辦“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的契機,加大科技領域國際合作力度,建設國際技術轉移中心,整體牽引內陸地區科技合作和對外開放水平,為優化國家科技力量布局強化點位支撐。
記者手記
當今世界,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期。技術交易是技術流動和實現技術經濟社會價值以及科技成果、知識產權轉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技術交易可以促進創新成果的推廣利用,從而產生再創新的增值效益。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有含金量高的技術成果眾多、配套服務體系齊備,才能形成競爭有序的技術交易市場。
技術交易市場作為國家創新體系重要組成部分,對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建設高標準全國技術交易市場,推動各地技術交易市場互聯互通,既是國家發展的需要,也是各地所需。我們可以看到,近年來各地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上積極探索,不少地方以此作為科技創新的主抓手。近年來,重慶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政策環境、服務體系、轉移平臺建設、金融支撐上取得了顯著成效。
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期待通過各地的積極創新實踐,早日建成互聯互通的全國技術交易市場,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充分的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