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魏依晨
“今年經濟工作要從戰略全局出發,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目張做好工作?!?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江西省副省長、農工黨江西省委會主委、江西省科協主席史可在談到如何做好2023年經濟工作的時候,反復提及的一個關鍵詞就是“信心”。
史可認為,信心比黃金更重要,著力改善心理預期,大力提振發展信心是當務之急。
為此,史可建議,一是要加大釋放內需力度,穩住企業投資信心。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發放普惠式消費券,促進提振消費需求;盡快落實關于適度超前布局投資項目的有關部署,增加專項債券資金促進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力度,增強中小企業的投資信心。
二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企業收益預期。推進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落地落細,在重點領域開展妨礙市場準入顯性和隱性壁壘的清理行動,整治和查處濫用行政權力設置前置條件和審批標準、變相設定準入障礙違規行為;加強水、電、氣、通信、有線電視等市政公用服務價格監管;健全大宗商品價格調控機制,防止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上漲。提升辦稅繳費服務水平,全面推動非稅收入收繳電子化,優化留抵退稅辦理流程。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推動惠企政策智能匹配、精準推送、快速兌現。
三是健全風險分擔機制,降低企業投資風險。例如,可推出“中小投”“投資?!钡葘m楇U,為企業投資增設一道“防護墻”。
在史可看來,企業信心要提振,人民信心同樣需要鼓舞。
在全國兩會上,史可圍繞“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力提振發展信心”“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數字化改造”“加強自媒體管理”等話題提出了相關建議。
其中,圍繞“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史可提出加強風險化解,做好今后社會穩定工作的提案。針對各類社會矛盾風險,建議增強風險認知能力,重建社會心理體系,出臺穩企就業措施,通過發揮專家學者對各類風險判斷、界定的作用,切實加強社會預期管理。
作為一名農工黨黨員、醫藥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史可曾在設區市政府、地方高校和省直部門任職,時刻關注醫藥衛生、人口資源、生態環境和科技創新領域,深知社會心理健康服務與心理關懷的重要性。
史可建議,加快社會心理服務相關法律法規和方案預案的修訂工作,確保今后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有溫度的就業舉措維護全社會和諧穩定,并以此提振信心,鼓舞人民對未來美好的生活充滿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