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 付毅飛
“首先,想向大家報告一個好消息。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徐工時乘坐的全地面起重機,如今已經通過技術升級,關鍵指標達到了全球領先,整機國產化率由71%提高到100%,所有的關鍵零部件均實現了中國制造?!痹?月5日上午舉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上,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單增海代表帶來好消息。
這場通道上的代表均來自一線,他們在基層的奮斗實踐,是中國闊步走在新征程上的縮影。
正如中國國家女子足球隊主教練水慶霞代表所說,“關鍵時候能夠團結協作、勇于拼搏、永不言棄、永不放棄”的女足精神,體現在祖國的各行各業,各個集體,“它會讓我們更好地建設祖國,讓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加強大”。
單增海代表:科技創新就是要摒棄幻想
這種精神成就了我國高端制造業的創新突破。
超級移動式起重機,被認為是工程機械中技術最為復雜、研發難度最大的產品之一?!拔覀儓F隊的200多名技術專家、100多名高級技師,經過10年努力,先后攻克了行業公認的7大項關鍵技術,完全形成了千噸級起重機的自主研發和制造能力?!眴卧龊Uf。
工程機械的發展水平從某種程度上衡量了一個國家裝備制造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其核心競爭力就是關鍵技術創新。單增海如數家珍:這5年,我們把全地面起重機最大起重能力從1200噸提高到2600噸,其所安裝風機的高度從100米提高到160米,風電機組的安裝功率從2.5兆瓦提高到8.5兆瓦。
在卡塔爾世界杯場館、丹格特全球最大的單體煉油廠建設中,以及世界上其他一系列大型施工現場,出現了越來越多國產裝備的身影?!拔彝渡磉@個行業將近30年,深刻體會到科技創新就是要摒棄幻想,走出一條自己的自強道路,大國重器就是要勇于擔當、頂天立地?!眴卧龊Uf。
朱悅萌代表:親歷中國航母跨越發展的非凡歷程
這種精神繪就大國重器更加深遠、更加壯闊的奔涌航跡。
海軍遼寧艦某中隊少校政治教導員朱悅萌代表回憶了自己在艦上工作的8年歲月。她先后在作戰、機電、航空等多個部門任職。
從2012年遼寧艦入列,到2019年山東艦入列,再到2022年福建艦下水,“這10年里,我們生逢偉大時代,在習近平強軍思想的指引下,親歷了中國航母跨越發展、挺進深藍的非凡歷程,也見證了人民軍隊奮斗強軍邁向一流的鏗鏘步伐?!敝鞇偯缺硎?。
朱悅萌和戰友們一起親身經歷了中國航母的多個首次。首次穿越宮古海峽遠海訓練時,她正在駕駛室值更:“當看到廣袤無垠的深藍大洋,真有一種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暢快!”
朱悅萌說,這10年里,遼寧艦從下水起航,戰機上艦到編隊一體、艦機融合,從近海訓練到遠海部署,這一切成績的取得來自一代代航母人的接續奮斗,彎道加速。
張克勤代表:保障綠色安全農產品供給關鍵是科技
這種精神讓矢志守護環境和人民健康的科研人員攻堅克難。
云南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克勤代表線蟲防治的故事正是一例。
據統計,線蟲每年在全球造成農作物損失達1570億美元,已經成為農作物的第二大類病害。
怎樣防治作物線蟲?“全世界目前主要靠化學農藥。由于土壤的復雜性,往往需要大劑量使用化學農藥才能保證防效?!睆埧饲谡f,這種方法不但污染土壤、地下水,還有部分殘留在作物中,影響食品安全。
找到一種綠色、安全的生物防治線蟲的方法成為張克勤團隊的主要任務之一。該團隊歷時30年踏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建成了防治線蟲的微生物資源庫。
在此基礎上,張克勤團隊研究了建立種群的生防菌和線蟲的相互作用、相互戰斗的分子機制,并成功開發了生物防治線蟲產品,獲得農藥登記證,被推廣應用。
“生物防治線蟲的實踐讓我深深感受到,要保障綠色安全農產品的供給,關鍵是科技?!睆埧饲诟锌?,作為一名從事科學研究的代表,深感責任重大,將繼續努力發揚攻堅克難、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腳踏實地、勤奮工作,力爭為推動綠色發展,為科技強國、農業強國作出自己應有的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