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孫瑜
5月30日上午,2023中國科幻大會中國科幻產業高峰論壇暨成果發布會在北京市石景山區首鋼園召開。論壇上,專家學者對《2023中國科幻產業報告》進行了解讀,并圍繞消費市場、知識產權保護、科幻產業未來發展等議題展開討論。
2022年我國科幻產業總營收達877.5億元
“2022年,我國科幻產業總營收達877.5億元,總體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趨勢。我國科幻產業發展呈現不少新亮點,產業更加集聚、業態更加豐富、前景更加廣闊?!敝袊破昭芯克h委書記、所長王挺說。
該數據出自中國科幻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象力研究中心共同發布的《2023中國科幻產業報告》。這份報告聚焦2022年度中國科幻產業典型業態科幻閱讀、科幻影視、科幻游戲、科幻衍生品、科幻文旅五大板塊,重點研析中國科幻產業年度現象與發展趨勢。
科幻閱讀方面,數字閱讀(紙質圖書報刊電子版、網絡原創文學)的總營收規模為13.7億元,同比增長35.6%,首次超過紙質閱讀營收。
科幻影視方面,2022年上映的21部科幻影片總票房為82.4億元,IP改編成為主要內容來源。 其中,10部國產科幻電影總票房占全年科幻電影總票房的67%,國內科幻電影生產力進一步提升。同時,科幻微短劇、中視頻表現活躍,成為新增長點。
此外,2022年科幻游戲產業總營收達565億元,本土科幻游戲海外市場表現良好。二次元科幻手游整體收入達75億元,與2021年相比增加12億元,數款游戲收入過億。
消費市場和知識產權保護值得關注
論壇上,專家學者還分享了關于中國科幻產業消費市場、知識產權保護等前沿熱點的思考。
科幻產業蓬勃發展,誰在為科幻買單?中國科幻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陳玲分享了她和團隊近期開展的消費市場觀察情況。
“近5年,21-40歲群體是科幻產品和消費的主力,其中超過30%的群體近5年的相關消費超過1000元?!闭劶跋M行為與意愿,她介紹,受訪者更愿意為科幻影視作品的科技想象力和獨特視效買單,近7成受訪者購買過科幻衍生品,產品創意和關聯IP的吸引力是促成購買行為的主要驅動力。
在消費行為的另一側,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如影隨形。
“我國科幻產業還沒有形成強有力的知識產權市場主體,這也是我們應當努力的方向?!本熉蓭熓聞账ㄈ蚩偛浚└呒壓匣锶舜蘩虮硎?。
她指出,研究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的文書,科幻領域法律糾紛案件呈現數量極少、案件標的額及實際賠償金額過小、司法審判難點集中、審理周期長且成本高的特點。
為創作并擁有更多優質科幻IP,她建議創作方重視知識產權總體設計,進行多個版本的創作并將角色形象不斷推陳出新(如影視形象、動漫形象、游戲形象),及時辦理科幻作品的版權登記并將這個過程貫穿科幻產業鏈全過程,巧用商標來全面保護IP。
教育、技術和科幻深度結合是新增長點
隨著《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關于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文件落地實施,中國科幻產業迎來黃金機遇期。
中國科幻產業呈現什么發展趨勢?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少峰指出,科幻產業已成為文旅和科技融合的一個核心交界地帶,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實地體驗機會,讓大眾通過科幻體驗獲得科普知識,更好地理解科學技術并豐富對未來的想象力、好奇心。
在科幻創作主題方面,陳少峰認為,未來科幻創作的主題可能會更側重機器、科技和人類之間的倫理問題,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哲學思考。例如,《流浪地球2》中劉德華飾演的角色故事線,就呈現了對于數字人的倫理思考。
大眾期待更多具有想象力、文化價值的科幻產品。王挺表示:“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創新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將為科幻產品和服務的升級帶來積極作用。未來,教育、技術和科幻內容生產消費體驗的深度結合,將成為科幻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相信隨著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國科幻產業將進一步釋放活力、增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