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過國忠 實習生 柳鑫 孫嘉隆
今年7月,工信部賽迪顧問智能裝備產業研究中心發布《先進制造業百強園區(2022)》,江陰高新區在全國230個國家級經開區、168個國家級高新區中位列全國第37名,較2021年上升5位。
“今年以來,江陰高新區以數字化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加快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園區智慧化轉型升級,奮力建設數字經濟發展先行區、智能制造示范區、現代產業樣板區,為打造國內一流創新型國際化園區增添新動能?!?月22日,江陰市副市長、江陰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顧文瑜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推進數字賦能,找準轉型升級的最優路徑
“十四五”發展的五年,是江陰高新區“再塑地位”的突圍期。
如何在發展“新賽道”上跑出加速度,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顧文瑜看來,全區上下必須要積極搶抓數字風口,真正把數字化轉型升級作為一項抓當前、謀長遠的重點工作抓牢抓實,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增強高新區發展的新動能。
江陰高新區堅持問題導向,加強頂層設計,先后出臺支持工業數字經濟、智能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系列政策,全面實施數字化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劃,為推動園區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政策支持。
記者了解到,按照《江陰高新區數字化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未來三年,江陰高新區數字相關產業營業收入目標力爭達500億元以上。
為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江陰高新區除了不斷打造“惠企政策”升級版,還著力打造一批創新載體和公共服務平臺,助力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和提質增效。
江陰高新區通過政行企合作成立的新制造學院實訓中心,廣泛開展數字化人才培訓和智能化診斷服務,已在線上線下培訓1500人次,組織60多家企業利用無錫市智能制造評估評價公共服務平臺開展自我診斷。
此外,該區重點引進了愛波瑞等一批智能制造領域行業領軍服務機構和第三方公共服務平臺,為區內企業及時、精準提供智能制造相關的技術咨詢、解決方案、人才培訓、企業診斷等服務。其中,愛波瑞、海瀾智云入選2021年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平臺。
如今,江陰高新區還重點打造了智慧云項目服務平臺,充分利用數字化管理模式,強化對項目的管理和服務。該平臺上線投運后,園區職能部門走向高效智慧的管理,有效簡化了項目管理工作難度,實現平臺項目全流程管理、監管和服務。
用江陰高新區經發局局長張曉華的話來說,平臺的建立解決了以往費時、費力難題,改變了項目信息不能及時有效地在不同部門間共享、互換的局面,大大提升了日常工作效率,形成有效的合力推動項目的進展。
現在,工作人員只要打開平臺,就可以對高新區各個項目的信息、進度、任務進行實時查看、管理。智慧云項目服務平臺不僅是江陰高新區加強數字化管理的重要體現,也是江陰高新區著力建設智慧園區的重要項目之一。
目前,江陰高新區正在加快“智慧園區平臺建設項目”建設,旨在進一步強化數據資源的整合、利用,提升園區管理和服務的數字化水平。
打造一批“標桿”,讓更多企業“敢轉”“愿轉”
顧文瑜認為,江陰高新區土地空間小、要素資源緊,數字化轉型升級是時代所需、發展所需,是不得不走、必須走好的新“賽道”。
尤其對于以制造業立命的江陰高新區而言,數字化轉型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修課、必答題。
“我們努力以企業的大轉型推動結構的大優化,以效率的大提升推動能耗的大減量。近年來,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打造一批智能工廠、智能車間、星級上云企業,為中小企業提供‘標桿版’‘標準版’‘適配版’多元化解決方案,讓更多企業‘敢轉’‘愿轉’?!鳖櫸蔫ふf。
今年以來,江陰高新區重點圍繞《數字化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著力推進企業智能化改造、工業互聯網建設、招引智能化重點項目、培育數字化試點示范等十大行動,以政府側投入牽引撬動企業側投入,持續完善“免費診斷+投入補助+創牌獎勵+產出激勵”等支持政策,加強各類政策、服務、資源有機銜接,全面推動“智改數轉”。
目前,江陰高新區已有13家省級示范智能車間,實施數字化改造后,平均用工減少16%、運營成本降低19%、產品研制周期縮短14%、生產效率提高23%,數字化轉型效果提升明顯。
今年上半年,全區新增工信部2022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1個、雙跨類省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1個、省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示范企業培育對象2家、省星級上云企業11家。
預計到2023年,全區將新培育省級以上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平臺和省星級上云企業20個以上,省級以上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貫標認證企業和省市智能工廠、智能車間20家以上。
數字化大提速,成為“江陰智造”的“新引擎”
智能車間、數字工廠已成為江陰高新區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標志。2021年,全區數字經濟產業營業收入達到331億元、同比增長4.2%。
日前,千億級企業中信泰富特鋼集團傳出好消息,旗下興澄特鋼打造“鋼資產流轉的全過程數字化平臺”,成為全國首個獲得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的鋼鐵企業。
“數字化帶來的好處已經在興澄特鋼真實可見?!痹撈髽I副總經理王永建說,興澄特鋼能源管控中心通過人工智能、MPC控制、數字孿生等先進技術,實現了能源的數字化管控,僅水電氣消耗一項,每年就可以節約上千萬元。
數字化轉型,不僅提高了效率,也提升了產品品質。興澄特鋼綜合運用“物、大、云、智、移”技術,依托數字化平臺對28820個一級采集點、18個全工序95%的數據自動跟蹤和采集,實現了從原料到產品的終身、全產業鏈溯源,設備綜合效率提高了20%以上,質量追溯周期從8小時降至1秒。
天江藥業針對中藥配方顆粒品種特性和生產特點,通過行業經驗積累與沉淀,打造出了貫穿現代中藥全產業鏈、全過程智能制造管控新模式。
天江藥業在改造升級原有生產車間基礎上,新建立體化智能分揀倉庫,搭載大容量數據云服務器(私有云與公有云),大力推展“智能化藥房”模式,設立跨區域協同智能配送中心(云藥房),MES、NCERP、SCADA、LIMS、QMS、WMS等信息化集成應用系統涉及全流程業務管理,從而實現倉儲物流的智能化管理,企業生產資源的信息化管理,生產設備工藝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生產全過程的自動化和信息化管理,質量控制與保證為核心的產品質量管理,工藝參數和質量屬性的關聯分析。
作為中藥配方顆粒行業的開創和智能化領跑企業,天江藥業全面融合傳統中藥與現代質控方法,先后承擔科技部重大新藥創制與工信部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等項目,將智能控制、智能物流倉儲、智能配送等先進的核心技術裝備應用于高品質中藥配方顆粒生產制造過程,構建全產業鏈中藥配方顆粒數字化生產車間,擁有相關專利、軟件著作60項。
去年以來,天江藥業結合生產質量精益管理要求,持續提升中藥配方顆粒全過程質量管控生產水平,開啟基于“天江云”大數據挖掘的智慧管理和決策的新管控模式,確保產品質量更加穩定可控、安全有效,已成為江蘇省中藥配方顆粒智能化生產的標志性企業。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