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現年35歲的邵立晶是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他的研究對象是宇宙中的引力波、黑洞、中子星等極端物理現象。
邵立晶:用基礎物理研究拓寬人類認知邊界
-
-
從白內障增加老年癡呆風險,到抑郁癥加速癡呆;從全新癡呆風險預測模型,到多運動、少久坐、睡好覺可以預防癡呆,這些備受關注的研究背后都有郁金泰臨床研究團隊的身影。
郁金泰:幫助“困在時間里的人”
-
-
連續三年,李偉入選了全球高被引科學家。今年36歲的李偉現任復旦大學化學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是介孔材料研究領域的優秀青年代表。
李偉:愿用一輩子研究介孔材料
-
-
近日,實驗室里,青島海關所屬濟寧海關綜合技術服務中心的高級工程師倪永付正在進行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研究,確保食品安全。他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該項技術如能研發成功,將提高檢測效率,降低食品安全監管成本,為社會提供優質安全的食用農產品?!?
倪永付:用檢測技術保障百姓“舌尖安全”
-
-
“突水突泥災害預報預警技術是中國地下工程領域近年來的重大成就?!蹦軌虻玫絿易罡呖茖W技術獎獲獎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的這樣評價實屬難得。而用13年時間鍛造核心技術,團隊長期協同攻關,最終發展完善和應用該技術的人,便是李利平教授。
李利平:勇做地下工程安全建設守衛者
-
-
“說起椰子,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偉大的旅行家’?!痹谥袊鵁釒мr業科學院舉行的“中國農民豐收節”慶?;顒蝇F場,歐陽歡如以往每一次做科普活動一樣,講起了海南島最特色的農產品“椰子”的故事:它們掉到海里,浪打漂浮,遇島駐足,慢慢生根發芽……
奮斗者正青春丨歐陽歡:熱愛并沉浸于熱帶農業科普之路
-
-
合肥工業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教授汪萌在多媒體智能領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可以讓計算機精確理解手語視覺意圖,并能夠自動生成多語種語言。他的這些成果,為聽障人士運用現代信息化手段與外界互動交流,開辟了一個新通道。
他讓計算機成為“看圖說話”的高手
-
-
他參與繪制了我國第一個魚類(半滑舌鰨)基因組精細圖譜(國際上首個比目魚基因組圖譜),解析了半滑舌鰨發生性逆轉的表觀調控機制;他主導建成我國保存量最大的海洋漁業生物基因資源庫,搭建了種質資源精準鑒定與評價平臺;他主持了全國第一次水產養殖種質資源黃渤海區調查項目……他就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基...
邵長偉:以基因技術作鋤,矢志將滄海變“良田”
-
-
今年年初,首屆“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評選揭曉,寧夏共有6人上榜,汪威就是其中一位。8年來,汪威帶動周邊2000多戶老鄉實現年均增收5000余萬元,大伙兒跟著他蓋新房、買汽車,日子過得芝麻開花節節高。
奮斗者 正青春丨帶2000多戶老鄉越過越紅火 31歲的汪威慶幸趕上了好時候
-
-
“我們采集鼻咽拭子的時候,要提醒旅客頭部稍微后仰,以與上顎平行的方式將拭子插入鼻孔,如果遇到阻力千萬不要用力……”隔三岔五,廣州海關所屬廣州白云機場海關旅檢一處衛生檢疫科副科長唐書俊都會利用班前會的時間,給同事們進行鼻咽拭子核酸采樣培訓。